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訊(記者 李見新 通訊員 常羅文)10月26日,下午4點,清脆的放學鈴聲響起,卻遲遲不見學生們走出校門。此時昔日放學后本應空蕩蕩的教室里,學生們或在聚精會神地閱讀,或在一絲不茍地寫作業,或在專心致志地練字……還有一部分學生在社團老師的帶領下,有序走出教室,參加籃球、足球、合唱、舞蹈等社團活動,歡聲笑語滿校園。下午5點,各年級接受課后服務的學生在值班老師的帶領下,依次排隊,錯時離校。這是鄭州市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啟動課后服務工作*天的場景。課后服務工作是該校繼2019年12月17日開始午餐供餐服務后開展的又一項教育服務。
為開展好課后服務工作,文化綠城小學分別召開了課后服務工作教師動員會、家長代表座談會,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,及時了解教師和家長在課后服務工作中的困難和需求,并向家長發放了《關于中小學課后服務給學生家長的一封信》,公布了課后服務征求意見電話和信箱。在充分調研家長和學生需求,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,學校制定了細致嚴謹、操作性強的《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課后服務方案》《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課后服務實施細則》。經過家長和學生自愿報名,目前全校有4000多名學生、300多名教師參與到課后服務中。課后服務每周從周一到周四共4天,服務內容涵蓋作業輔導、閱讀課程和社團活動等內容。
為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課后服務中得到發展,文化綠城小學結合學校實際和師資特點,以“為每名學生提供*適合的服務”為出發點,多視角培養孩子的素質和潛能,讓每個學生都能借助這一平臺展現個性和特長。課后服務課程從人文素養、科學素養、健康素養、藝術素養等方面,積極探索以作業輔導、課外閱讀、特長教育板塊為主要內容的“1+N”課后服務體系,“1”即教師輔導學生自主作業,“N”即多種類興趣社團,包含體育、藝術、創客等6大類40余門可供選擇的社團活動。
“下一步,學校將適時邀請專業的藝術、體育團隊等校外優質資源進入學校,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、體育藝術團體進校園、科技工作者進校園、家長志愿者進校園、大學生志愿者進校園等特色課程,努力將課后服務和特色資源、多元活動有機結合,更好地滿足學生和家長的多樣化需求,不斷提升課后服務質量,切實把課后服務做成社會認同、家長滿意、學生成長的便民服務?!苯鹚畢^文化綠城小學校長牛保華說。
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